一、南通美术的过去
客观地说,南通的美术事业起步较晚,与隔江而望的苏南相比,当元代初年大画家黄公望徜徉虞山,倪云林泛舟太湖时,南通尚未建州;当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在苏州显山露水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明代四大家的地位时,南通尚无一人在画坛有所建树。好在活动于晚明时的顾聪、保甸、黄希宪填补了空白——在徐泌所著《明画录》中,三位南通人有了一席之地。 更值得庆幸的是,不仕新朝的冒襄隐居如皋,以他“明末四公子”、“复社中坚”的显赫声誉赢得董其昌、陈继儒、王时敏、萧云从、恽寿平、程邃、戴本孝等人的刮目与敬重。冒襄在与这些一流画家酬唱和应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艺术甘露滋润了江海大地。 再后,活动于清代雍乾时期的李方膺、张雨森开始具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张雨森作为一名宫延画家因屡得乾隆皇帝赏识,而春风得意,常常在满意之作上铃上“御赐诗画禅”的大印;李方膺则靠着天才与勤奋在扬州八怪的圈子里拥有了较稳固的席位。 嘉庆朝的钱球、钱莹、钱恕兄弟叔侄三人对南通画坛也有一定的贡献。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都收藏了他们的作品。 清末民初,南通有一批画家钟情于吴昌硕的绘画艺术,纷纷渡江请益,过从,而且都取得一定成就,李苦李、王个簃、葛竹谿、邓梅生是为代表。 “五四”运动后西风东渐,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深入人心。各地兴办不少美术专科学校,南通学子纷纷外出求学,徐惊百高中“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陈琦就学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高冠华、刘子美苦读于“杭州国立艺专”。顾永惍、尤无曲携赵丹一起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此前后,同在“上海美专”求学的还有史白、黄幼松等人。他们连同历朝历代的众多画家一样,不经意间完成了南通美术承先启后的使命。 二、南通美术界的现状 南通美术的现状可用“池塘春草”、“幽谷鸣泉”八字来形容。经过几代人的积淀、努力,南通美术界无论从机构、设施的配置,还是在人材队伍的建设,以及在各项赛事、展览、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并趋以成熟。 南通现有一家地市级书画院,5家县级画院(含1所版画院,1所民办画院)约有专业创作人员25人,若加上各画院的特聘兼职画家,人数约102人(特聘画家中有不少人是从专业岗位上退下来的同仁)在艺术水准,时间投入方面他们与在职画家不相上下。 此外,大专院校的美术教师往往集教学研究,创作活动于一身,也是南通美术创作的有生力量。这些院校包括,南通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纺织技术学院、南通航运技术学院、南通商贸高专、南通电大、职大技师学院、民办紫琅学院、南通师范学校,约有人数106人,若加上所有中学、高级中学的美术老师人数就更为可观。在这些教师中间,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视艺术为生命。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圆自己的艺术之梦。 在这些众多的美术工作者里面,取得中国美协会员资格的有22人,取得省美协会员资格的有107人,至于市美协会员人数就更多,约为328人。 在成绩的取得方面,也有可圈点之处,从“文革”结束后算起,由文化部中国美协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入选情况来看,南通的入选率、获奖率与省内其它兄弟市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占优。以十届美展为例:入选作品九件,其中银、铜、优秀奖各一件。 第十届全国美展,南通人还在重要项目——中国画方面取得突破,摘得铜牌。 令人骄傲的是,我们还拥有一批重量级的分布在各大“码头”具有全国影响的南通籍书画家:范曾、袁运甫、袁运生、范扬、周京新、王冬龄。以及一批优秀出众,潜质惊人的书画家,他们都对家乡的美术事业倾注了心血,并且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南通美术事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事业的发展、壮大、拨尖,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底座的盘子越大,搭尖才可能更高。南通美术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一个有着正确艺术思想引导,健康发展的美术事业、美术队伍,需要政府、社会诸多方面的关注、重视、投入。 实事求是的说,南通的政府及社会各界历来对美术事业比较重视,随便举两个事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南通成立了全民事业单位性质的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在全省地级市内是首批。不久,由当时的市委书记朱剑亲自关怀,在文峰塔北侧兴建明代园林式的建筑群落。最近朱剑先生莅临书画院,抚今追昔、兴奋之余还不无遗憾地说:“这建筑在当时是很好的,现在看来,画室还是小了一点”,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纪念南通籍金石书画家,吴派传人,上海画院副院长王个簃先生。又在书画院与文峰塔之间建立了王个簃艺术纪念馆,陈列、研究、传承王个簃的艺术。两座建筑,一是为纪念过去的书画名人而建,一是替正在为南通美术创造奉献的群体而建,一前一后、一静一动,一象征过去、一代表现在。政府与各界对美术事业的嘉许与期盼似乎都隐含在这与文峰塔相关的建筑里了。 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在市政建设、民营企业、交通、教育、体育的发展方面也颇有建树。与此相比,美术界就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思来想去,我们建议做好下列几桩事。 ①加大投入发展美术事业 南通江海明珠,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十四个城市之一的形象,如果因为缺少一家美术馆而打了折扣,那是多么令人遗憾又多么划不来的事。 美术馆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是文化建设的载体。在国外,任何一座稍有名气的城市都建有一座乃至几座美术馆。 以南通的友好城市日本国丰桥市为例,一座不大的城市,美术博物馆的面积不小。除了展出各类艺术作品外,还收藏了近现代的平面绘画、雕塑、书法、摄影作品844件(2000年6月前统计数)中国南通籍画家范曾的作品也赫然在列。 以周边城市为例: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连云港、昆山均建立了集展览、收藏、研究于一身的综合的多功能美术馆,地处苏北的徐州市美术馆规划在建。这就是说,除盐城、淮安、泰州、南通尚无美术馆外,其它地级市均已建或正在建设美术馆。 这对我们有无形的压力。有“近代第一城”之誉的南通,要满足美术和当代艺术发展的需要。要适应日益增多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需要。没有一家美术馆是万万不行的。(省内地级市县级市美术馆的情况另附在文末) ②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说政府各界的重视;还有是说画家自身素质的建设与培养。 人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阶梯。美术专业单位,准专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将他们送到省城、京城的高级研究机构进修、培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南通相关的美术机构,可以经常举办综合、专题,甚至是小型的画展,展览可以是本地画家的,也可以是外地画家的。既需要邀请著名画家的作品参展,也不排斥具有潜质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当展览多了,各种风格的作品见多了——耳濡目染,就可以使人的艺术素质渐渐发生变化——潜移默化。可以稍稍利用一下。当今人们对艺术品收藏的热情,举办较为专业的有关美术作品收藏与鉴赏的讲座,将更多的人引到尚美、审美、收藏美的伊甸园。 在小学高年级、中学的课程里增设美术鉴赏课程,而不仅仅是进行手工操作。事实上,国外大城市孩子们的早期美育,大都是在众多的美术馆、博物馆的收藏品前完成的。 举办以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或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冠名主办的美术大奖赛,吸引全国有实力的画家报名投稿,选出入围获奖作品举办大展。报纸、电视予以配合,跟踪报道、专题报道,此举不仅可使广大市民尽情享用一次艺术大餐。也可以提高南通的知名度。 对于画家来说,每个有责任心的画家,若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修身养性,日益完善自己,就象尤无曲先生那样。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尤老“板凳愿坐十年冷”,不慕虚名,不随流俗。全面地把握传统人文精神,含英咀华,兼收并蓄,终于厚积薄发,形成自己苍润、绵厚、自然的艺术风格。 可以这样认为,画家尤无曲先生是生于南通,长于南通,在本土取得成功的范例。 这对每一个美术工作者不无启示,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终将与艺术大道南辕北撤。 ③发挥书画院在美术事业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 在美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一批头脑清醒、思维敏锐、功夫扎实,在本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专业技术人才走在前面,在整个行业起指导、带头作用。分布于六县一市的书画院、版画院、文化馆正可担当此任。 试以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为例,南通书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取得正高技术职称资格的人数为2名(另有两人明年即将取得正高技术职称),副高4名,中级2名,同时还有3人分别获得南通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称号,1人获得江苏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南通市政协委员2人,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2人,南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人,南通市政协常委,崇川区人大副主任1人,还有5人同时兼任南通市中级、初级技术职称(图、文、博、艺术系列)评审委员会委员、主任。被外界称为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优秀书画家群体。 这个群体视艺术为生命。每年取得的创作成绩,也相当可观。以2003年、2004年为例,2003年6位在职画家(当时为6人)全年参展、发表、出版的作品157幅(次)其中,省级以上89幅(次)6幅作品获奖(省级)出版专著3本、文集1部。2004年全年6位在职画家参展发表作品154幅(次)其中省级以上124幅(次)1幅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出版专著9部。 县级市的书画院、版画院、文化馆所取得的成绩也大抵如此。这样一些书画家群体完全有资格、有能力带动南通美术事业的发展,为南通的美术事业作出贡献,只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与信任。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人才聚集的祥瑞之地,守望与前瞻的艺术城堡,新思想、新思潮的源头活水。 南通的美术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下,企盼中,经过历代画家的努力,正在迈步、跨跃,有后来居上之势,保持这样的势头,再加把劲,使其长盛不衰,正是我们要做的。 (附)网络有关各地县、级市的美术馆情况如下:
苏州 “ 建议苏州市领导从文化战略角度,将新美术馆的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作为文化建设的载体。美术馆应该成为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坐标。然而现有的苏州美术馆已不能和这座文化名城形象相吻合,不能满足美术和当代艺术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需要。” 无锡 “无锡美术馆建于2003年8月,是经无锡市编制委员会批准的事业建制单位,隶属于市广播电视局(集团)。” 昆山 “昆山昆仑堂美术馆是市人民政府为珍藏和展示旅日侨胞朱福元先生捐赠的历代名家书画作品而建造的美术馆。就在科博中心三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候北人美术馆 座落在老城区的黄金地段,具有现代气息的美术馆,专门收藏展览,旅美华侨候北人捐献的美术作品和候先生个人书画代表作。(昆山县) 镇江 “画家个人投资建美术馆,2003年10月20日,京口(柳学健)美术馆举行了奠基仪式,(京口美术馆)坐落于二十一世纪乐园内,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该馆填补了镇江历史上没有专业性美术展览馆的空白。” 徐州 “徐州市民广场位于云龙湖北大堤北部,广场规划绿地和广场为主体景观,将徐州文脉与城市绿脉相结合……在广场西部规划了展示徐州现代画家作品的综合美术馆,包括展厅及画家创作室等建筑。” 扬州 “扬州美术馆及扬州工艺美术馆,后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工艺美术馆。” 连云港 连云港市博物馆新馆暨彦涵美术馆位于新浦区东南部,市行政中心市 民广场东侧,是一座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陈列展览包括两个基本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临时展厅开馆之际推出了《故宫博物院清代宫延珍宝展》、《在海一方——连云港市美术作品展》。彦涵美术馆展出的《彦涵美术作品陈列》,展现了彦涵不同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版面、国画、油画、书法作品92幅。 彦涵在昨天的开馆仪式上说:“感谢家乡人民建立彦涵美术馆,将我的作品作为永久的纪念。” 开馆仪式上,市长刘永忠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博物馆和彦涵美术馆的开放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市博物馆新馆以开馆为新的起点,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 艺 术 简 介 康荣,笔名康戎,一九五七年生于南京,一九八五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美协江苏分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南通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其中“巴郎山的祥云”入选2005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2006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康戎中国画展,《当代中国画画家作品集·康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