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这个大地主人称“三爷” [打印本页]

作者: 1966    时间: 2019-6-14 15:02     标题: 这个大地主人称“三爷”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八路军将领都是年纪很轻,军区司令员一级也就是三四十岁,几乎没有50岁的人,但是在山东鲁南军区却有一位副司令员,年过六旬,担任副司令员时正好61岁。

此人就是万春圃。

万春圃61岁担任八路军副司令,简直就是一个传奇。此外,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是一个大地主!

他人称万三爷,家中有耕地300多亩,还有500多亩林场、30多间大瓦房,在抱犊崮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大户。这样一个大地主,又怎么当上了八路军的副司令呢?

这自然与万春圃个人有关。

万春圃自幼喜舞枪弄棒,为人耿直,讲义气,平时有古代的侠客之风。在军阀混战时,抱犊崮山盗贼蜂起,打家劫舍。万春圃的父母曾被土匪绑票,花钱赎出后,他就着手举办民团。1928年,奉军张宗昌部一伙败兵在抱犊崮山区迷路,被万春圃指挥民团擒获、缴枪。

万春圃很有爱国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满,开始赞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5年,他的长子万国华、万家的管家刘清如等都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万春圃与共产党越走越近。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共的帮助下,他把附近几个县的武装合并起来。台儿庄会战时,他派人配合作战,在打扫战场时收集了1门迫击炮,4挺机枪和几十支捷克式步枪和100余箱子弹、手榴弹。随后,他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党临沂第三区直辖第4团,万春圃为团长。

1939年2月,在反“扫荡”中,为了掩护中共特委机关转移,他的次子万国英壮烈牺牲。万春圃坚强地说:“国英是为民族解放而死,他死得光荣,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党组织对他更加信任了。加上当地群众工作做得好,特委直接将机关设在了万家。

这样,万春圃完全成为了中共信赖的朋友。

正在这时,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进入了鲁南。他和代师长陈光都住在万家。

起初,万家人说话、走路都是轻轻的,生怕惊动了这位“大官”。罗荣桓夫妇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聊天,帮他们干活,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万春圃本人每天都要到罗荣桓、陈光的屋子里坐一坐,聊聊天。

在同罗荣桓、陈光等人的交往中,万春圃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于是,他把经营多年的部队全部交给八路军。1940年3月,万春圃领导的第4团,改编为八路军临(沂)郯(城)费(县)峄( 县)四县边联支队,万春圃任支队长。

1941年,八路军115部去了鲁中,国民党顽固派占领大炉,将万春圃年仅十几岁的小儿子和小女儿抓去当人质,要求他回到国民党这一边去。万春圃思念孩子,几天几夜没合眼。但是,他坚决地说:“鬼子杀死了我的哥哥、儿子和侄子,跟着共产党抗战这条路,我是走定了。孩子,杀剐存留,随那些龟孙去吧。要我投降他们,不可能!”

后来,由于党组织想办法,两个孩子被救了出来。

1943年,万春圃领导的游击支队与八路军苏鲁支队合并,他改任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这时他正好61岁,成为八路军年纪最大的军区副司令。尽管年纪大了,他还经常率部进行反“扫荡”作战。

三年后,1946年,万春圃加入中国共产党。

以后,他又率部参加了解放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准备调他到北京任职。但是,由于年事已高,他选择继续在山东工作,在济南市担任领导工作。

对于万春圃从一个地主成为一个革命者,罗荣桓元帅后来说:

“一个从旧营垒中走出来的人,坚持站到了革命人民的这一边,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个转变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难能可贵,但是万春圃却做到了。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值得一说的是,万春圃的管家刘清如,于1941年才离开万家,前去担任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县县长。由于对日作战勇敢,工作积极,他的先进事迹曾四次刊上《大众日报》、《鲁南时报》。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在临沂煤矿当经理,后改任临沂专署副专员。

1972年,万春圃去世,享年90岁,刘清如也于当年去世,一起走了。

万春圃和刘清如的人生,如果说是两个传奇,那么这两个传奇,是追求光明和进步的传奇。


作者: 1966    时间: 2019-6-14 15:05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是一句俗语的上半句,它的下半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作者: 1966    时间: 2019-7-18 09:19

由于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61军死伤惨重,且打且退,李服膺在枪林弹雨的前线战场坐镇指挥,坚持不下火线。日军一路逼近了天镇县城,分三路围攻而来,李服膺拒绝投降,派兵死守县城。
日军飞机大炮对县城一通猛轰,李服膺率领剩下的将士据守城中的掩体,顶住了日军几轮轰炸后,并未立马集结部队,而是就地在掩体工事处埋伏。日军以为61军早已吓得逃出了城,一个中队于是扛着太阳旗大摇大摆进城。
作者: 1966    时间: 2019-7-18 09:19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华北大肆屯兵,大举向兵家重地山西进发。山西战区总司令阎锡山如坐针毡,立马令61军军长李服膺前去山西边缘的天镇一带阻击日军。
日军是由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的察哈尔兵团约4.5万,从山西东北部直扑而来。当时的关东军是日本四大军系中最强的一支,李服膺亲自出征,跟晋绥军将士一道,在前线奋勇杀敌。
作者: 1966    时间: 2019-12-6 16:02

三爷好!




欢迎光临 半江渔火 (http://1966.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