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相声文本

一肚子《三国》


(对口相声)



甲: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必须得有高度的文学修养。
乙:搞艺术的不研究文学哪行呢!

甲:文学方面您喜欢什么?

乙: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我都喜欢。

甲:您还喜欢看小说?

乙:不是看而是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古典小说像《列国》、《水浒》、《红楼》、 《西游》我都爱看,特别是对《三国演义》我敢说有独特的见解。

甲:您的话可太大?

乙:不大。这还打着折扣呢!

甲:既然您对《三国演义》有独特见解,我提个问题跟您请教。

乙:好吧,我是有问必答,随时对你进行指导。

甲:这位不会客气!

乙:我这是实事求是。

甲:我问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人物谁最有本领?也就是说谁的能耐大?

乙:谁的能耐大啊?

甲:啊。

乙:关羽。关羽能耐大。

甲:关羽有什么能耐?

乙: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都要迁都。关羽多大能耐!

甲:关羽这么大能耐为什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为什么哥儿仨打不过吕布一个人,那谁的能耐大?

乙:那就是吕布能耐大啦。

甲:吕布有什么能耐?

乙:好嘛,人中吕布,马中赤免。他辕门射戟给袁、刘两家了过事,大将纪灵束手无策。吕布能耐大。

甲:吕布这么大能耐在白门楼让曹操杀啦。那谁能耐大呢?

乙:那曹操能耐大。

甲:曹操有什么能耐?

乙: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灭袁绍,定辽东,征乌桓,降张鲁,伐刘表,下江南,醴酒临江,横槊赋诗,可称一世之雄。曹操能耐大。

甲:曹操这么能耐,为什么濮阳遇吕布,宛城遇张绣,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赤壁之战差不点儿叫周瑜给逮着。那谁的能耐大呢?

乙:要这么说那就是周瑜能耐大。

甲:周瑜能耐大,在柴桑口叫孔明给气死啦?那谁能耐大?

乙:那诸葛亮能耐大。

甲:诸葛亮这么大能耐,六出祁山叫司马懿给挡住啦,那谁能耐大?

乙:那……那就是司马懿的能耐大。

甲:司马懿这么大能耐,在曹操手下不得重用,曹操说他鹰视狼顾,不可付以重任。那谁能耐大?

乙:那……你能耐大。

甲:我有什么能耐?

乙:你把我给问住啦!这不是抬杠吗?

甲:通过跟您说话,您对《三国》可以说熟读。

乙:熟读啊?跟您这么说吧,这肚子里没有别的……

甲:都是什么?

乙:《三国》。一肚子《三国》哪。

甲:一肚子《三国》?

乙:经常发表这方面的论文,不但写文章,还能说《三国》。

甲:您都在哪儿说过?

乙:哪儿都说过。

甲:电台呢?

乙:说过。

甲:机关?

乙:说过。

甲:农村?

乙:说过。您别问啦,什么场合什么堂会都说过。

甲:三月三蟠桃会上说过吗?

乙:庙会上边说过。

甲:庙会干吗?三月初三王母娘娘生日,给西王母祝寿的蟠桃盛会,在那儿说过吗?

乙:没有!

甲:你不是说什么会都说过吗?

乙:要那么着,我还非得去不可。

甲:对啦,不过今年去不了啦。

乙:为什么?

甲:今年主持人换啦。每年都是元始天尊。

乙:今年呢?

甲:通天教主。知客也换了。

乙:换谁啦?

甲:大肚弥勒佛。

乙:弥勒佛?

甲:知道他的出身吗?长耳定光仙,野猫精,兔崽子。看过《封神演义》吗?

乙:看过。

甲:因为万仙阵他没晃那六魂幡有功,后来叫佛祖把耳朵往下一啦,把嘴缝上啦,就成弥勒佛了,让他看守南天门。今天他是小人得志,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大门外贴了一张告示:凡是有赴蟠桃会的各路神仙不准沾酒色财气。

乙:要是沾上酒色财气呢?

甲:只要一沾上这四个字的边儿,不准赴会,连南天门都不让进。就看关羽关云长骑着赤兔马,周仓扛着青龙偃月刀,关平肋下挎着宝剑走到南天门。弥勒佛把脸一沉:“什么人!少往前进!”

乙:弥勒佛不认识关羽?

甲:认识。

乙:那为什么这样问?

甲:成心找碴儿嘛!“末将关羽给王母拜寿。”“拜什么寿?嘿嘿,请回去吧!”

乙:他给挡驾啦!

甲:“为什么不让俺进去!”弥勒佛用手一指:“你看看告示去!”“我看过啦,沾酒色财气的不准进南天门,我一个字都不沾呀?”“你呀?你四个字都占全啦!”

乙:这可是血口喷人!

甲:“我怎么沾这个酒字?”“温酒斩华雄你喝酒没喝?”

乙:色呢?

甲:“你身在曹营中十二年,曹操送你十名美女还不是色吗?”

乙:这可是胡说。给了十名美女人家没要,都伺候二位皇嫂啦。割宅断院,她们住在后院,关羽在前院秉烛达旦。

甲:在后院伺候二位皇嫂,后半夜皇嫂都睡着啦,叫过俩去谁知道?

乙:强词夺理呀!财呢?

甲:“上马金,下马银那不是财吗!”

乙:封金挂印人家没要!

甲:我知道,他河北寻兄这么多金银分量太重没法带。那年头儿要有汇票他早把钱汇家去啦。

乙:太气人啦!气呢?

甲:“过五关斩六将,没气怎么能杀人?”气得关羽刷一下子脸就红啦。关羽为什么是红脸儿,就是让弥勒佛给气的。

乙:是呀?

甲:当时气得关羽卧蚕眉倒竖,凤眼圆睁,一瞪。

乙:坏啦,关羽一瞪眼就要杀人。

甲:不,关羽要和他辩理。周仓是粗鲁人,一看关羽瞪眼啦,把青龙偃月刀就递过去啦。关平一看要出人命啊,他给拦住啦:“您别跟他生气,咱说不过他,这个兔崽子一肚子《三国》哪!”

乙 啊?我呀!




(田立禾 任鸣启述)

江河湖海


(对口相声)

甲 相声一个人也能说,两个人也能说,三个人也能说,一个人说为单口相声,两人为对口相声。

乙 对啦。

甲 什么叫对口相声?就是两个人一对一口。但是对口相声在艺术水平上俩人可不一样。

乙 怎么不一样?

甲 您多会儿看,往我这边站,艺术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最低限度也得有十年八年的舞台经验。

乙 要是往这边站呢?

甲 那是滥竽充数,会个哼、啊、这、是就行。可是算不算个说相声的呢?勉强吧。

乙 嘿!

甲 两人要一对比呢,我这边就是主要的,他那边就是次要的,“搭配”。拿东西来比呢,我这边就好比是翡翠,他呀,(指乙)也就是块搓脚石。

乙 我呀!

甲 要拿水果来比,我这边就是香蕉,他呀,就好比个烂酸梨;要拿菜来比呢,我这边就是海参,这位就是块烤地瓜。我说这话哪,他一定不爱听,但是他应当好好向我学习。

乙 我呀,是得学习。可像他那个比喻可不对头。但是在台上我们也不能打嘴仗,有什么意见我们到后台再交换,暂时我请一场假,另换一位跟他说(乙往台下走,甲上前往回拉)。

甲 你为啥走呀?

乙 我为你着想,我要走。

甲 怎么为我着想?

乙 您挺好一个人为什么和块烤地瓜在一起哪。

甲 唉!暂时就凑合吧。

乙 哎,你慢点扯,劲头大,小心把地瓜皮扯坏了。

甲 你看我说这话你不爱听吧。

乙 还不是不爱听,因为你说得不对。说相声的当初学先站你那边,有了经验以后,才敢站到我这边。在我这边站着得问什么知道什么,问什么答什么。

甲 哪能呢?在我这边站着,那才是问什么答什么的,不论是天文哪,地理呀,我全能答出来。

乙 好嘛,那我问您点儿常识你就答不上来。

甲 你问什么我都能给你解答。

乙 好,我问你,全世界最高的山数哪座?

甲 全世界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乙 在什么地方?

甲 在我国的西藏和尼泊尔中间。

乙 最高峰叫什么名字?

甲 最高峰叫珠穆朗玛峰。

乙 高多少公尺?

甲 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公尺。

乙 那对吗?

甲 你不信你拿尺量去。

乙 你那不是抬杠吗!那全世界最深的湖呢?

甲 是贝加尔湖。

乙 世界最大的河?

甲 是密西西比河。

乙 最大的江?

甲 扬子江,就是我们中国的长江。

乙 最大的海?

甲 地中海。

乙 最大的洋?

甲 太平洋。

乙 好啦,那么我问你,江河湖海是什么最小?

甲 最小的溪。

乙 什么叫溪?

甲 河流支出的岔叫溪,溪水长流嘛,溪最小。

乙 比溪再大点儿的哪?

甲 是河。

乙 比河再大点儿的哪?

甲 是湖!

乙 比湖再大点儿的哪?

甲 是江!

乙 比江再大点儿的哪?

甲 是海!

乙 比海再大点儿的哪?

甲 是洋!

乙 比洋再大点儿的哪?

甲 比洋再大……的……是“牛”。

乙 比牛再大点儿的哪?

甲、乙 是骆驼!

乙 比骆驼再大点儿的哪?

甲 是大象!

乙 你离题了吧,这里头还有牛?

甲 不是我离题了,告诉你很明白,最大的就是洋:太平洋。还有比洋再大的吗?比洋再大没问题就是——

甲、乙 牛!

乙 那我再问你全世界动物有多少种?

甲 就四种!

乙 哪四种?

甲 胎、卵、孽、化。

乙 什么叫胎、卵、孽、化?

甲 有胎生的,有卵生的,有孽生的,有化生的。

乙 什么叫胎生的?

甲 凡是圆毛下崽儿的动物,就为胎生,你要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人就是胎生,你看咱这头发、眼眉、汗毛都是圆毛,这就为胎生。你要再不想信,我给你举个详细例子,人是不是十月怀胎呀?

乙 对呀,是十个月。

甲 那么你几个月?

乙 废话,我也十个月。

甲 我能说你四个月吗?

乙 啊,猫三狗四啊!

甲 马、牛、羊、小耗子这都为胎生的。

乙 噢,何谓卵生的?

甲 扁毛下蛋孵出来的就为卵生,举个例子来说,鸡、鸭、鹅,飞的雀鸟都是扁毛下蛋的,为卵生。

乙 何谓孽生的?

甲 水里的动物为孽生的。

乙 何谓化生的?

甲 昆虫类为化生的,蜻蜓、蝴蝶、苍蝇、蚊子,油葫芦,这都为化生的。

乙 你答得对吗?

甲 完全对!

乙 啦!我问的是全世界,你光说大陆上的啦。水里的你一样儿没说。

甲 水里也分胎卵孳化。

乙 水里胎生的是什么?

甲 水里胎生的如鲸鱼、海马、江猪、水獭,你看水獭那毛完全是圆的,那就是胎生。

乙 噢,那水里卵生的呢?

甲 水里卵生的是王八!

乙 王八?

甲 啊,王八下蛋。还有那么句俗话,(指乙)王八蛋王八蛋嘛!

乙 噢。

甲 王八下完蛋还不走哪!

乙 干吗?

甲 它在那儿瞅呀。

乙 你瞅谁呀?

甲 瞧王八蛋哪!

乙 啊!瞅我哪。那么水里孳生的呢?

甲 是鱼!

乙 噢,水里化生的?

甲 对虾、虾爬子、螃蟹,这都为化生的。

乙 那我再问你点儿事,动物当中,人是热血动物,人类能创造世界,改造世界,人为什么这么聪明、能干?

甲 你问得对,人是热血动物。人能劳动才这么聪明。老说法儿认为,因为人周身机构能比天,天上有什么,人身上有什么?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

乙 我不信,天有四季,春、夏、秋、冬。

甲 人有四肢,双手二足,代表春、夏、秋、冬。

乙 天有五行,雷、火、风、云、雨。

甲 人有五脏,肝、胆、脾、胃、肾。

乙 天有三百六十五循周。

甲 人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

乙 天上有天河一道。

甲 人有大肠一挂。

乙 大肠干什么?

甲 大肠代表天河。

乙 你没带点儿牛头肉来吗?你卖羊杂碎来啦。天上有无数星斗。

甲 人有无数毛孔。

乙 天上星星没数,数不过来。

甲 你数数我毛孔有多少?

乙 那我数不过来。天有日月。

甲 世间人有二目,代表日月。

乙 代表不了,日头白天出来,月亮是晚上出来;人的两个眼睛一块儿睁着,日头和月亮能一块儿出来吗?

甲 人不是有一双眼吗?白天是太阳,夜里就是月亮。

乙 天有阴天。

甲 人有双失目,瞎子那不都过阴天吗?

乙 天有假阴天!

甲 人有近视眼!

乙 天有火烧云!

甲 人有烂眼边!

乙 天要下点儿雨哪?

甲 人有迎风流泪!

乙 有那么一天:假阴天,火烧云,还下俩雨点儿,人哪?

甲 人有近视眼、烂眼边,外带迎风流泪。

乙 嘿!
(赵福生供稿)

TOP

八大吉祥
(对口相声)
甲:说相声离不开笑料。

乙:哪一段儿都可乐。

甲:怎么就可乐了呢?

乙:就是说得可乐嘛。

甲:当然啦,就是先说大话,替自己吹嘘。说来说去,大家越听越不像话,这乐就来啦。

乙:这倒不假。

甲:比如说:有许多的相声演员,往台上一站就吹上啦:“我有学问。”其实他没学问,您听着才可乐呢。

乙:怎么呢?

甲:您想这情理呀,哪位真正有学问的人跟人说:“我有学问。”绝对没有。真正有学问的,人家就不往外说啦。您多咱听我跟别人说:“我有学问”,我从来就没说过。我为什么不说呢?

乙:嗯——您有学问呗!

甲:那您是知道的。

乙:他也吹上啦!

甲:什么叫吹呀?我真有学问。

乙:好吧,您既然说你有学问,那我考考你。

甲:行啊!您出题吧。

乙:咱们说八个字儿?

甲:哪八个字儿?

乙:是“天”、“桃”、“林”、“海”、“灯”、“连”、“香”、“八”。

甲:就这么说呀?

乙:不。咱们打每个字里找出三位,谁部谁,上哪儿去:还得在一个朝代;还得哪个字起,哪个字落。

甲:好吧。先听您的。

乙:先说“天”字。“一大念个天。”“天”字怎么写?上边一道的“一”,再加一个“大”字,就念个“天”。“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关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麦城宾了天。”

甲:啊,《走麦城》,《三国》段儿。好!

乙:谁问谁?

甲:这“天”字要是出头儿念“夫”;“天”字底下加个“口”字念“吞”;“天”字上边儿加“竹”字头念“笑”;“天”字上边儿加“宝盖儿”,旁边再加“三点水儿”,那边加一“耳刀”……

乙:念什么?

甲:嗯——没有这么个字儿。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说“一大念个天。”

乙:谁问谁?

甲:“鹤仙问鹿仙。”

乙:这是古人吗?

甲:唉!《封神榜》里的鹤鹿童子嘛!

乙:问谁呀?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呀?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跨鹤上南天。”

乙:这回说个“桃”字儿。“木兆念个桃。”

甲:谁问谁?

乙:“许褚问张辽。”

甲:还是《三国》上的,问谁?

乙:问“蒋干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相府献寿桃。”

甲:噢,曹操寿日。

乙:您说啦。

甲:“一大念个天。”

乙:“木兆”!

甲:“木兆念个天。”

乙:“桃”!

甲:木头桃。

乙:木头桃?那怎么吃?

甲:“木兆念个桃。”

乙:谁问谁?

甲:“麋鹿问仙鹤。”

乙: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三月三赴蟠桃。”

乙:噢,蟠桃会。这回说“林”。“二木念个林。”

甲:谁问谁?

乙:“张飞问赵云。”

甲:问谁?

乙:“皇嫂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躲避密松林。”

甲:“二木念个林。”

乙:谁问谁?

甲:“鹤神问鹿神。”

乙:怎么又成神啦?

甲:您就甭管啦。

乙: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又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这大脑袋来三次啦!

甲:“赴会紫竹林。”

乙:这回说“海”。“水每念个海。”

甲:谁问谁?

乙:“周瑜问黄盖。”

甲:问谁?

乙:“孔融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少居在北海。”

甲:说“水每念个海。”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崽问鹿崽。”

乙:怎么又“崽”了?

甲: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

乙:您真能找!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您离不开大脑袋啦!上哪儿去啦?

甲:是这个……“漂洋去过海。”

乙:老寿星过海!这回说“灯”。“火丁念个灯。”

甲:谁问谁?

乙:“马岱问孔明。”

甲:问谁?

乙:问“魏延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闯灭七星灯。”

甲:说“火丁念个灯。”

乙:谁问谁?

甲:“鹤童问鹿童。”

乙:您还能找哪!问谁?

甲乙:问“南极翁哪里去?”

甲:南极子……

乙:行了,您别往下说啦。大脑袋是吧!哪儿去啦?

甲:“正月十五去逛灯。”

乙:老寿星还逛灯?这回说“连”。“车走念个连。”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张飞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三马并相连。”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甲:说“车走念个连。”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仙问鹿仙。”

乙:又鹤仙啦?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他这个……“跨鹤上大连。”

乙:这南极翁哪儿全去呀!你这是没词儿啦!说“香”啦。“禾日念个香。”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周郎。”

甲:问谁?

乙:“刘备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甘露寺去降香。”

甲:“禾日念个香。”

乙:谁问谁?

甲:“鹤……”

乙:这回你找不着辙。鹤什么?哼!

甲:“鹤童……”不合辙。“鹤仙……”不行。“禾日念个香,鹤帮问鹿帮。”

乙:怎么又“帮”啦?

甲:哪!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太多啦,长大了都“一帮一帮”的啦。

乙:你真能说!问南极翁是不是?上哪儿去啦?

甲:“西天去烧香。”

乙:行,这回说“八”。“一撇一捺念个八。”

甲:谁问谁?

乙:“曹操问夏侯霸。”

甲:问谁?

乙:问“张辽哪里去?”

甲: 哪儿去啦?

乙:“帐下吹喇叭。”

甲:说“一撇一捺念个八。”

乙:谁问谁?

甲:这个……“你奶奶问你妈。”

乙:怎么跑我们家来啦?

甲:拿你家人比古人还不好吗?

乙:行!问的那人也得是我们家人?

甲:当然啦!“一撇一捺念个八,你奶奶问你妈。”

乙:问谁?

甲:问“你爸爸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河边儿钓王八!”

乙:去你的吧!

TOP

《 五行诗》台词
乙:今天咱们说一段“五行诗”。
甲:什么叫五行诗?
乙:用金、木、水、火、土一个字说诗叫“五行诗”。
甲:好,咱们试试。
乙:先说金字。咱们每人说四句诗,诗里要有一位古人,最后说四个字,包括诗的内容。二位古人还要一朝一代。
甲:那你先说个样子,我跟着你说。
乙:我先说金字诗:“金锤一对上下翻,两军阵前砸金蝉,谁人不知岳云勇,力大无穷拔泰山。”
甲:你这里有古人吗?
乙:有,岳云。岳云锤震金蝉子。该你说了。
甲:金,“金枪一杆抖威风,杀退番邦百万兵,秦桧金牌十二道,岳飞尽忠风波亭。”
乙:你这里边有古人吗?
甲:有。你说的古人是谁?
乙:岳云。
甲:我这儿是岳飞,是一朝一代吧!
乙:是一个朝代。父子俩。我这诗后边有四个字。
甲:我这诗后边也有四个字。
乙:“父子英雄。”
甲:“随父尽忠。”(拉乙)
乙:我不去。咱们说木字:“木梳青丝女婵娟,花园拜月恨苍天,王允巧设连环计,离间父子美貂蝉。”
甲:听我的。
乙:说!
甲:“木栏杆外美英雄,散步来在凤仪亭,抬头看见绝色女,吕布画戟刺奸雄。”
乙:这里有古人吗?
甲:有。你的古人是谁?
乙:貂蝉。
甲:我的古人是吕布,咱们是一个朝代吧。
乙:不但是一个朝代,还是两口子。听我说四个字:“眉目传情”。
甲:我这是:“心神不定。”
乙:你怎么“心神不定”?
甲:你对我“眉目传情”嘛!
乙:你这叫找便宜。
甲:碰巧了。
乙:这回咱说水字。换个方式。一人说一句,要字头咬字尾,一句一位古人名,还得是一个朝代的。
甲:你先说水。
乙:“水漫蓝桥蓝瑞莲”,你接“莲”字说。
甲:“莲花池旁魏魁元”。
乙:我是蓝瑞莲。
甲:我是魏魁元。我是吕布。
乙:我是貂蝉,前后两对儿。
甲:你接“元”字说。
乙:“辕门救夫穆桂英”。
甲:“英勇宗保到帐前”。
乙:我是穆桂英。
甲:我是杨宗保。
乙:还是跑不了。“前世姻缘白娘子。”
甲:“子都之貌是许仙。”
乙:“仙家之女刘金定。”
甲:“定劈夫牌君保男。”
乙:“男人没有樊梨花勇。”
甲:“勇冠三军薛丁山。”
乙:“山前学艺庄氏女。”
甲:“女与我罗成配姻缘。”
乙:“缘河又把织女渡。”
甲:“渡走牛郎上九天。”
乙;上天了,你也去。
甲:入地我跟着。
乙:“天生潘金莲真好看。”
甲:“看见我西门庆在这边。”
乙:“边关孟姜女寻夫去。”
甲:“去找范喜良未回还。”
乙:“还有婆惜楼上坐。”
甲:“坐楼杀惜宋老三。”
乙:你真狠。
甲:你招的。
乙:“三堂会审玉堂春。”
甲:“春日我王金龙到河南。”
乙:河南你也去?
甲:你到郑州我也跟着。
乙:“南柯惊醒我林黛玉。”
甲:“玉腕搭在我宝玉肩。”(拉乙手搭甲肩上)
乙:你离我远点儿。肩,“肩披金甲花木兰。”告诉你,我这是“花木兰”。替父从军,女英雄,没男人。这回你要给人家找个男人,这叫侮辱妇女。
甲:后来她嫁谁了?
乙:不知道。
甲:人家都说你知道?
乙:知道也不告诉你。你找吧。
甲:“兰花腕搀起魏魁元。”
乙:“辕门救夫穆桂英。”
甲:“英勇宗保到帐前。”
乙:“前世姻缘白娘子。”
甲:“子都之貌是许仙。”
乙:仙……哎,你怎么又回来了?
甲:两世姻缘。
乙:我跟你仇深似海。
甲:别这样儿。
乙:这回咱们别这样说了。说“火”字,每人说四句,字头咬字尾,最后四个小字儿。
甲:你先说“火”。
乙:“火纸围新坟。”
甲:坟——
乙:“坟前一佳人。”
甲:人——
乙:“人苦谁似我。”
甲:我——
乙:“我夫早归阴。”
甲:小寡妇上坟。
乙:你说“火”。
甲:“火化纸灰散”。
乙:散——
甲:“散步青年汉。”
乙;汉——
甲:“汉子未结婚。”
乙;婚——
甲:“婚姻把谁怨。”
乙:说四个小字,我接姻(阴)字说。
甲:我接愿(怨)字说。
乙:“姻缘有份。”
甲:“愿你嫁我。”
乙:我揍你。这回“土”字这么说,每人四句诗,字头咬字尾,还要加点儿话作料儿。
甲:什么话作料儿?
乙:嗯、啊、庶、是……加在四句诗后边,四个小字的前边。
甲:你先说吧,土——
乙:“土生奇花分外香。”
甲:香——
乙:“香躯斜卧象牙床。”
甲:床——
乙:“床上常把情郎想。”
甲:想——
乙:“想到三更伴才郎。”
甲:听我的。
乙:土——
甲:“土山游玩转回归。”
乙:归——
甲:“归来轻轻入罗帏。”
乙:帏——
甲:“帏帐之内佳人唤。”
乙:唤——
甲:“唤上牙床把灯吹。”
乙:我最后一个字是“郎”。
甲:我最后一个字是“吹”。
乙:加话作料儿。
甲:说四个字。
乙:“哟,郎可来到。”
甲:“嗯,吹灯……”
乙:干啥?
甲:“……看报。”
乙:那看的见么

TOP

山西家信(曹云金&刘云天)文本
曹:这个相声大会节目一场接着一场
刘:是
曹: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中国的语言是博大精深
刘:没错儿
曹:每个字儿都有它有用意
刘:哦?
曹:别说一个字儿,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要是不注意也会闹出笑话。
刘:是吗?
曹:哎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
刘:怎么了?
曹:我有一个朋友 山西人 在山里边长大的 没念过书 没学问 不识字这
    个年纪呢 三十多岁快四十了我们两个人称得起是忘年交 我呢 论着
    管他叫二哥。有一回他请我吃饭
刘:嗯
曹:定的是中午十一点半到
刘:哦
曹:我呢 到时候就上家去了 他呢还请了一位陪客
刘:哦
曹:可是等到十二点 这位没来
刘:哟
曹:他着急了 于是呢他就画了一张便条
刘:不 不 您等会儿 干吗画啊
曹:因为他不会写字
刘;噢
曹:所以呢就画了一张便条
刘:只能画
曹:我一瞧 画的什么啊?画了一个小人猫着腰 一个手捂着嘴一个手捂
    着屁股不明白这什么意思?
刘:挺奇怪的
曹:他叠好了 打发门口的小孩 去 给前院的大爷送去 这位住的不远就
在前院住 去送去吧 一会儿的工夫小孩回来了 人没带来也带回来
一张便条 我一瞧画的什么啊 也是一幅画 画了一个鸟笼子鸟笼子里
面有一个王八 这个王八脑袋在鸟笼子外边探着王八身子在鸟笼子里
边 他一瞧 行了 咱甭等他了 咱吃饭吧 我说别别别介 别介我说我
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呢
刘:是啊
曹:您刚才那画一小人猫着腰 一个手捂着嘴 一个手捂着屁股什么意思

刘:干吗呢
曹:嗨 我跟他说午后请他吃饭
刘:嗨
曹:噢 捂着屁股就是午后 那他这个画一鸟笼子 里边有一个王八王八脑
袋在鸟笼子外边探着 王八身子在鸟笼子里边这什么意思啊
刘:嗯
曹:他告诉我大概出不来(曹刘二人都摸着下巴寻恩)
哦 大盖儿出不来?高科技呀这东西
刘:间谍的底子
曹:唉呀 吃吧 吃吧 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 我说了 二哥下礼拜不能陪你
喝酒了
刘:怎么呢
曹:下礼拜我上山西太原演出 您的老家也是太原的有什么需要我往家里
边带的话 带的东西 您给我 我帮您带 二哥一听这高兴了 太好了太
好了 你到了太原 你找杏干村的酸老爷 杏干村的酸老爷那就是我父
亲 你帮我带点儿东西 带什么啊 带一封信 还有五百块钱一封信
五百块钱 不就这点儿东西吗 对 一封信 五百块钱 交给我吧我把东
西都收到了 简短截说 转过天来上火车奔太原演出
刘:这就走了
曹:上了火车(叹气)我呀 也没带个游戏机
刘:带那干吗
曹:也没带本书 长路漫漫 无心睡眠您说我干吗?
(台底下一观众喊:拆信)
曹:知音 这是知音(美的慌)我拆信看看
刘:不 不 您等会儿 你先别美 这不道德知道吗?
曹:知道
刘:知道还拆它
曹:您管着吗 我拆你信了 我拆你信了
刘:没 没有
曹:有你什么事 我乐意 你管着吗 你管着吗你管着吗?
刘:碎嘴子

曹:管你什么事
刘:不管
曹: 就看 就看 就看 呲儿(笔画拆信)拿出来一瞧 嗬我高兴了
刘:怎么了
曹:又画了一幅画
刘:怎么全是画?
曹:唉 画了一幅画 这画挺热闹
刘:都有什么啊
曹:信的这边画了七个骆驼
刘:骆驼?
曹:骆驼 知道吗
刘:骆驼 知道
曹:(用手比划七个骆驼)
刘:我说我说 等会甭把七个都比划出来行不行啊
曹:画了七个骆驼 信的这边画了一颗大树 树叉上边落了两只苍蝇树底
下趴着四个王八 立着两把酒壶 旁边还有一个鸡蛋(无耐)这什么
意思 不明白 叠好了 装信封里 睡一觉吧一会儿的工夫就到太原了
到了太原 奔剧场演出 演出完了 转过天来在当地转一转
刘:玩玩
曹:买点儿什么土特产品 对不对?
刘:对
曹:说是土特产 无非就是烟酒什么的
刘:没错儿
曹:酒 我北京的喝惯了 别地儿的酒不爱喝买点烟吧
刘:唉 这行
曹:当地的烟 我一瞧 唉 烟滩 这山西名烟多少钱一百块钱一条
(犹豫)便宜点儿 不便宜 就一百块钱一条 你买你就买不买拉倒
刘:不还价
曹:也不贵 买一条吧 来一条 把烟拿过来 我想起来了我上这儿来还有
正事儿呢
刘:什么事儿啊
曹:上二哥家送东西去
刘:哦 对
曹:对不对 杏干村酸老爷嘛
刘:没错儿
曹:找吧 挺容易就找着了
刘:好找
曹:一看这家 我走到门口 啪啪啪 扣打柴扉
刘:不 这阵儿就不用拽了你可以说敲门  
曹:捣乱是吧,啪啪啪,敲们。  啪啪啪,叮咚,敲们。
刘:你麻烦不麻烦,有门铃你还敲干什么啊。
曹:我都试试。看响不响
刘:跑这玩来了
曹:吱扭  门开了,站者个老头,年近六旬左右,站这“您是杏干村酸老爷吗”“对额是酸老爷”听您这味儿就挺酸的~~,我说您儿子让我给您带点东西“额儿子让你带东西,好,来来来,进来”
刘:让屋里了
曹:  让到屋里来,“额儿子让你给额带什么东西”“你儿子让我给你带一封信和400块钱”
刘:不~~~,您等会,说错了,是500,,
曹:400
刘:不,你刚才还是说的500呢
曹:我说了,怎么着吧
刘:不是,那这里差着100块钱呢
曹:废话,买烟了
刘;那别人钱买烟啊、
曹:我替他尝尝好抽不好抽
刘;人用你吗
曹:你管着吗,我那你钱了 我那你钱了  有你什么事,你老这打抱不平
刘:干吗这么碎道啊,行,没我事
曹:一风信,400块钱,把东西交过去了,老头接过信来打开一瞧,看看我看看信,看看信看看我,你和我儿子什么关系,点头之交,
刘:不,你和他可是把兄弟,你刚才可说了。
曹:这使不能说把兄弟,
刘:这么呢
曹,把兄弟你偷人100块钱买烟抽,显的咱人品次、你知道吗
刘:你这个人品就够次的了
曹:你甭管,就这么说,点头之交,
刘:你看看这个
曹:老头一看信一看我,,不对,你跟我儿子是把兄弟,你这么知道的,信上写的明白,那写着了
刘:是啊
曹:你看 这个信上边画着七个骆驼我们山西人叫骆驼有规矩
刘:什么规矩?
曹:五个为一贯 六个为一串 七个为一帮 八个为一帮 这上边画着七个骆驼就是说一
把子 所以说明你跟我儿子是把兄弟
刘:哦
曹:合着我们哥俩儿都是骆驼
刘:嗨 没这么说
曹:我想坏了 这一百块钱要破案
刘:我看也悬
曹:咱得咬住了牙 我儿子让你给我带多少钱(小心意意)——四百
刘:虚了
曹:(看看信)不对! 耶!!!(抖了手)
刘:能不紧张嘛?
曹:翻包袱嘛这得
刘:嗨 别麻烦了
曹:就是四百 ——不对 五百 ——哪儿写着哪儿写着五百了
刘:是
曹:信上写得明白 (装横)哪儿写着 哪儿写着哪儿写着了
刘:碎叨劲又来了 你说说
曹:咱得假装横
刘:哦
曹:你看这个信上边画着一棵大树 这树叉上边落着两个苍蝇我们山西人
管这个苍蝇不叫苍蝇
刘:叫什么呢
曹:叫蝇子
刘:蝇子?
曹:蝇子 我们花的这个钱也叫银子
刘:哦
曹:你看这画着两只苍蝇落在树叉上面 这是我儿子告诉我 银子 银子有数
(边说边比划)
刘:(寻思了半天)哇! 太神奇啦!
曹:有数写着五百了?——就是四百
刘:对!
曹:就是四百 就是四百——接着看树底下叭着四个王八 立着两把酒壶四八
三十二 二九一十八 五十 ——那也是五十 啊 那也是五十没写着五百
(装横)——旁边还有一个鸡蛋!
刘:嗨!
(台下笑场 噫!!!)
曹:(疑问)你们是地球人吗?
刘:确实神奇
曹: 沟通的方式很特殊嘛?(老实了)大爷 咱实说吧我拿一百块钱买烟抽了
刘:说实话了
曹:没关系 钱财乃身外之物
刘:瞧瞧
曹:你多咱走 我说我明儿个走 这样 你晚上再上家里边来一趟帮我带点东西
我说行 您放心吧 简短截说 晚上我又上家来了老头儿拿出两个信封来
这两个帮我带一下 这个大的 是我给我儿子的这个小的是你嫂子给你二哥的
刘:哦
曹:我说行了 交给我您放心吧 ——你可别拆开了看 我说不会的 不会的我说这
里没有钱吧?——不能 你这个人品不能给你钱
刘:喝~!
(继续笑场中.......)
刘:太对了
曹:(不好意思)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吧
刘:挺有意思的
曹:这说得我不好意思了都(捂脸)
刘:你还要脸呢
曹:拿了东西上火车回北京 上了火车呀 烦得慌
刘:是啊
曹:也没带个游戏机
刘:哦
(台底下一群人喊:拆信!!!)
曹:知音越来越多
刘:唉呀 你快学坏了
曹:我拆信看看 是他们跟我学坏了
刘:差不多
曹:我拆信看看
刘:拆吧
曹:我先把这大的拆了 呲(拆信声音)把信拿出来一瞧 嗬这信有意思!
刘:怎么了?
曹:还是一幅画
刘:都有什么啊
曹:画着两个水桶 水桶扣着搁着 底儿朝上 扣着搁着水桶上边落着两个苍蝇 我
想甭问 这里边有钱的事
刘:对 有银子
曹:银子嘛 咱们知道这个 他爸爸给我讲一回了
刘:是
曹:再往边上看 画着一个大圈儿 画着一个小圈儿 大圈儿里边放着一个炮仗炮仗
过年放的那个炮仗 一点当 小圈儿里边放着一个蚕蚕蛹外边那层
刘:知道 知道
曹:蚕茧
刘:可以做丝线的
曹:唉 对 做丝线的那种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疑问) 叠好了装信封里 把
这小的拆开
刘:都得瞧瞧
曹:打开了一瞧 哇噻 !
刘:怎么意思?
曹:太有意思了
刘:是啊
曹:太可乐了
刘:你给说说
曹:画得热闹 画的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一共四只鸽子两只鸭子
信的这边画着一只大象 象鼻子上边卷着一口刀这个刀尖扎在一只鹅的脖子上
把这鹅给扎死了 鹅脖子直流血
刘:唉呀
曹:信的底下画着一个藕断开了 但是丝还连着 还有一节小木炭再往底下画了一个小
人 留着一个小平头 穿着一个黑大褂 这手拿着一百块钱这手拿着一条烟(边说
边比划)
(台下笑翻 噫~!!声不断)
曹:(比划着傻了,看看刘云天)好像有我?
刘:(乐得都不行了)肯定有你!
曹:这什么意思 不明白 装信封里 等着 觉也不睡了我跟着这儿等着
刘:好嘛 这不干熬吗
曹:一会儿的工夫到了北京了 由打北京站出来我连家都没回我直接奔我二哥那去了
刘:哦
曹:我二哥我把东西接过来 行 谢谢 谢谢 把抽屉拉开了 往抽屉里一放关上了
行了 你走吧 —— 别介 别走啊 拆开看看 ——别介我们家的信你看什么
——有我(激动的比划)那里有我 真的 真的 真有我真有我
刘:露馅儿了
曹:不 怎么会有你 ——您甭废话 你拆开看吧 ——行 行我拆开你别跟外人说啊
先把这这大的拆开了 打开了一瞧 —— 好 金子啊交朋友还得交你这样的
刘:怎么回事
曹:怎么回事 你把钱给我带到了 ——哪儿写着呢 你看着 这画着两个水桶水桶上
落着两个苍蝇 我们山西人管这个苍蝇不叫苍蝇 叫蝇子 ——我这这我知道花
的钱也叫银子 一样的 ——哦 这你都知道了我们管这个水桶也不叫水桶
刘:叫什么啊
曹:叫水梢
刘:哦
曹:你看这两个水桶扣着搁着 意思就水梢搁倒了跟这个苍蝇连起来就是一句话
刘:怎么说呢?
曹:银子 银子 捎到了
刘:挺好
曹:水捎倒着搁着就捎倒了 好 好我说那大圈跟那小圈是什么意思啊
刘:嗯?
曹:大圈是饭碗 小圈是茶碗 哦 我说那个大圈里有一个炮仗小圈里有一个蚕茧这
是什么意思啊 —— 我父亲想我每天是茶里思饭里想——有一炮仗就是饭里响
你们家人太恐怖了
刘:厉害(伸大拇指)
曹:哦 行了 行了 行了 我明白了 啪 他叠好了 搁信封里 行了 行了 走吧 ——
别走 主要看那封(激动着说)
刘:这个关键
曹:那封有我 ——不是 我媳妇给我的信你就别 ——不行 不行 我得看我得看
行啊 别跟外人说啊 把信打开了 二哥一瞧眼泪下来了——二哥怎么哭了
刘:嗯
曹:你看上面画着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 两只鸽子 一只鸭子这是你嫂子在喊我:哥
哥呀 哥哥呀
刘:嗨 这真是没法说了
曹:(无语中)喊你也没必要哭啊 ——你接着看啊 信的这边画着一只大象象鼻子
上边卷着一口刀 这个刀尖扎在一只鹅的脖子上 把这鹅给扎死了鹅脖子直流
血 这跟头里是一句话
刘:怎么说呢
曹:哥哥呀 哥哥呀 想煞我了(傻了)象杀鹅了?
刘:您这个玩意啊
曹:我说那这画了一个藕断开了 丝还连着 还有一节小木炭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嫂子想我每天是长思短叹!
刘:太精辟了!
曹:我说那底下画了一个小人啊 剃着一个小平头 穿着一个黑大褂这手拿着一百块钱
这手拿着一条烟 这什么意思啊?
刘:嗯
曹:嗨 别提了 我这儿子不学好 偷我一百块钱 买烟抽 ————我呀!
  (二人下台鞠躬)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