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学诗百法

学诗百法之九 一字对偶法
  学作律诗,以对偶工稳为最要。学习对偶之法,不外以平声字对仄声字,以仄声字对平声字,而字面则以类相从,如天类对天类,地类对地类,人类对人类,物类对物类,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其入手初步,可先任拈一字,求其配偶,如风对雨山对水之类。因风雨皆天类字,山水皆地类字,风与山皆平声,雨与水皆仄声,故均可对。但亦有一字而可两对者,如风对雨,自是同类字之最相合者,然而亦可与地类之水相对。又如宫对室,皮对革,皆以类相从,而宫又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为五音。徵,音止)之一,故可对角徵羽等字,革又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谓之八音)之一,故可对金丝匏等字。明乎此则属对自易,而不致为同类之字所束缚也。兹试就天地人物四类略举其例如下:[例句之旁,原标注有平仄符号,略去,反正平仄相对就是了。]
  天类
  风/雨 日/云 霜/雪 月/星 烟/露 雾/霞 雷/电 雹/虹 春/夏 夜/朝 年/岁 暑/寒
  地类
  山/水 石/泉 河/井 海/江 城/市 邑/田 乡/野 路/桥 溪/谷 沼/池 波/浪 岸/滩
  人类
  男/女 祖/孙 妻/子 弟/兄 宾/主 圣/贤 农/士 死/生 穷/富 面/心 头/足 目/眉 身/手 智/愚 忠/孝
  物类
  冠/履 带/衣 珠/玉 斗/升 刀/尺 剑/枪 灯/镜 帐/帘 茶/酒 草/花 桐/竹 杏/桃 梅/菊 马/牛 禽/兽
  
  学诗百法之十 二字属对法
  一字之对既习熟矣,然后增一字而为二字对。二字之对,有两字平行者,有两字侧串者。何谓平行?上下二字皆实字或皆形容字,如日月对虹霓、浓淡对深浅之类。何谓侧串?上为形容字而下为实字,或上为实字而下为形容字,如蕙风对甘雨、月瘦对云痴之类。学者须知平行之字止可对平行,侧串之字止可对侧串。[至平仄则下一字须平对仄仄对平,上一字则可平可仄,不必拘定]。今再举例如下:
  天类
  春风/夏雨 白日/青天 风剪/月轮 三星/十雨 煮雪/残霞 雷鼓/风铃 花朝/谷日 九夏/三冬 丁年/午夜 菊月/梅天
  地类
  山腰/水腹 蜀道/秦关 黄浦/赤城 榆关/梓里 济北/淮南 金井/玉溪 岐山/渭水 剑阁/炉峰 西江/北海 雁门/鸡泽
  人类
  桥父/芥孙 荻母/梅妻 茶神/酒圣 奇侠/逸民 农夫/士子 织女/针神 红玉/绿珠 白眉/黄发 云鬓/雪肤 口禅/牙慧
  物类
  缁衣/赤舄 衾角/帐眉 琉璃/琥珀 玉环/金珥 红笺/白简 棘矢/桑弧 秧针/稻剑 芍药/荼□ 鹦鹉/鹧鸪 吴牛/蜀犬
  
  □:蘼中以糸代非。荼□(tu2mi2):落叶小灌木,花白而有香。
  
  学诗百法之十一 三字属对法
  由二字对而增为三字对,其连缀之字须要自然,不可勉强硬凑。兹试按照前例分举如后:
  天类
  风吹花/日照树 月移栏/云出岫 看花日/斗草天 烟初散/露未干 含宿雨/带朝霞 嫩霜寒/香雾湿 桐叶雨/楝花风 月满湖/星临户 歌风曲/咏雪诗 彩虹垂/晴日映 清和月/料峭天 百六辰/重三节
  地类
  山有色/水无声 水如烟/涛似雪 榆塞外/柳城东 十二衢/三千界 松菊径/薜萝泉 杏花村/桃叶渡 波澜阔/岛屿深 傍山城/临水驿
  人类
  花君子/酒圣人 子象贤/孙绳武 丸熊母/挽鹿妻 入幕宾/升堂客 弹冠客/进履人 赤松子/黄石公 颍士奴/康成俾 贤避世/士居贫 矍铄翁/逍遥子 嵇康懒/许靖贫 气凌云/心捧日 腰舞柳/舌生莲
  物类
  芙蓉带/薜荔裳 挂壁冠/寻山屐 金步摇/玉条脱 珊瑚网/琥珀杯 镂青笔/飞白书 流星矢/偃月刀 花荫浅/草色深 玉关柳/金井梧 蔷薇露/茉莉霜 月瓜凉/吴藕嫩 云外雁/水中鸥 喘月牛/追风骥
  
  学诗百法之十二 四字属对法
  由三字对而增为四字对,其法较易。兹再分类举例于下:
  天类
  风吹槛外/日照窗前 渡口绿烟/溪头红雨 春风舞柳/夏雨喧荷 踏雪溪桥/迎风水榭 微雨淡云/晓风残月 有风伏热/无雨冬晴
  地类
  山色迎眸/水声入耳 万顷波光/千山雨意 埋盆作池/叠石成嶂 绕城水绿/排闼山青 风皱麦浪/雨洗松岚 三径苔痕/一庭树影
  人类
  男羁女角/婢织奴耕 舍肉贻母/含饴弄孙 南贫北富/浊圣清贤 谢隐东山/韩瞻北斗 才储国器/寿冠耆英 苏妇题图/宓妃赠枕 白手成家/丹心报国 舌翻三寸/肠荡九迴
  物类
  冠裳毕集/履舄交加 舞扇歌衫/耕蓑钓笠 屏围芍药/帐暖芙蓉 紫云割砚/红雪飞笺 跃马横戈/闻鸡舞剑 菊泉汲酒/槐火烹茶 黄菊吟诗/紫芝作饵 霜侵菊熟/雨绽梅肥 花鸟和风/草虫冷露 狐知集腋/象戒焚身
  
  学诗百法之十三 五字属对法
  五字对已成诗句,其平仄应较前稍宽。然第一第三字虽可不拘,如当用平而可以用仄,当用仄而可以用平,及平对平仄对仄之类,而第二第四字则不可稍误,如当用平者必须用平,当用仄者必须用仄,及平对仄仄对平之类。此前人所以於五言近体诗有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之说。兹试举例于后:
  天类
  日照花如锦/风吹柳似丝 凉风桑叶岸/细雨菊花天 雪尚晴时积/星从曙后孤 水高春雨足/山杂夏云多 暮烟明月黯/残雨夕阳收 细雨重阳菊/和风上巳兰 晴窗逢谷日/雨径记花朝 蝉催残暑去/雁带早凉来
  地类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山昏函谷雨/水落洞庭波 白水千层浪/青山一片云 云堆山径仄/雨涨石桥平 天势回平野/河流入断山 江声通白帝/山势入青羌 岫石苔缘绿/江村叶落黄 山家潜豹雾/海国靖狼烟
  人类
  旧谊酬宾主/新妆拜舅姑 鸡鸣修子职/燕翼貽孙谋 北漠孤臣梦/南陔孝子心 宦游妻子远/乡梦弟兄多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味疏 红裙沾越女/翠袖醉吴姬 色艳梅侵额/豪轻碧展眉 长贫唯祝健/渐老不禁愁
  物类
  径晚红黏屧/林深翠湿衣 弹冠登仕路/曳履伺侯门 学奕摊清簟/看书照短檠 横刀奇侠传/舞剑大娘行 野店人沽酒/邮亭客唤茶 麦香吹饼饵/花暖卖饧餹 夜宴喧桃李/晨游静芰荷 暖红烘橘市/寒碧湿菱塘 碧水双鸥静/青山一鹤归 哀声猿入峡/渴势骥奔泉
  
  学诗百法之十四 六字属对法
  由五字对而增为六字对,平仄通用与不通用处,其法相同,不过造句之时,需要圆转自如,切不可露凑合之迹。仍照前例,分举如下:
  天类
  日照芸窗冬暖/风吹草阁夜寒 春野东风旖旎/夜深北斗阑干 月落天光送曙/冰消地气回春 树衬残霞画稿/花含宿雨诗情 小院栽花剪雨/深山采药锄云 槐密山庄避暑/蓼疏水国知秋
  地类
  春水浅蓝一色/夏山浓翠千层 一点山青螺髻/三篙水绿鸭头 日落江声带湿/风来海气含腥 窗外青山远绕/岸边白水长流
  人类
  名士弹冠白屋/鄙夫曳履朱门 名重薛家三凤/位分荀氏八龙 屋庑伯鸾夫妇/池塘灵运弟兄 虢公国之唇齿/祈父王曰爪牙 天锡汾阳贵寿/人称李邺神仙 进学三苏轼辙/登科二宋郊祁
  物类
  草履山衣隐逸/花冠月帔神仙 酒客磁杯竹叶/诗家纸帐梅花 里社执刀宰肉/侯门弹铗求鱼 赤水求珠遇合/蓝天种玉因缘 红蓼丹枫入画/碧梧绿竹招凉 鱼戏碧擎莲叶/蟹肥黄绽菊花 倦鹊绕枝知冻/飞鸿涵水带秋 山黯荒郊射虎/水沉远渚然犀
  
  学诗百法之十五 七字属对法
  学习对偶,至七字为完毕,以后则可入手近体诗矣。至七字对之平仄,与五字对相类,如第一第三第五字可以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字则不可差误。此前人所以于七言近体诗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兹再举例如下:
  天类
  星稀月落长天晓/日暖风和大地春 残月晓风杨柳岸/淡云微雨杏花天 烟销皓月临江浒/日出晴霞亘海门 雨过平添三尺水/风寒为勒一枝花 玉柳风斜寒食节/银花月朗上元宵 桐叶枣花风四月/蓼洲萍溆露三秋
  地类
  苍松古树山家屋/红蓼疏花水国天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山径烟浓迷栈道/海潮雨急荡楼船 云边树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帝京西望诗吟社/王室东迁政失周 晓月征夫催野渡/秋风谪宦梦乡关
  人类
  孙子曾玄分祖谱/舅甥伯叔列封圻 耕田冀缺妻能馌/下第苏秦嫂不炊 逢友鞠躬双握手/呼朋促膝两谈心 天钟异遇唐三侠/世纵清谈晋七贤 晚风鼓急喧红玉/秋雨楼空感绿珠 老来岁月看腰脚/身外云霄付羽毛
  物类
  衣冠济楚威仪美/仗履优游岁月闲 山衣草履渊明趣/缓带轻裘叔子装 宝鼎天香红袖女/珠帘说偈雪衣娘 花砖昼永分簪笔/画烛宵凉快读书 红飞帘外花频落/绿映窗前草不除 双鬓秋霜留菊傲/满身夜月纳荷凉 林鸦落日红三面/野鹤闲云白一行 残堞草莱嘶石马/故宫荆棘访铜驼

学诗百法之十六 研究炼字法
  学习对偶,即为做诗之预备。然对偶虽工,苟不知炼字之法,则易犯涣散之病,全句精彩无由可见。前人所以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及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髭等说,可见炼字之难,实为学诗者最切要之工夫。不论五言七言,或一句中炼一字,或一句中炼二字,下笔之时须要加意推敲。兹试略举各例句于后。
  五言炼第二字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五言炼第三字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五言炼第五字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五言炼第二第五字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七言炼第二字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七言炼第五字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寒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七言炼第七字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三故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匡衡抗疏功名簿/刘向传经心事违
  七言炼第二第五字
  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侯飞龙 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湖添水际消残暑/江送潮头涌漫波
  
  学诗百法之十七 研究造句法
  积字而成句,积句而成诗。句之妥恰与否,诗之工拙判焉。故欲学作诗,必先学造句。造句之法,不仅属对工整炼字稳妥而已,必使全句轻灵流动绝不板滞方佳。至于唐人诗句,各有胜处,苟非勤于习诵,断不能模仿其万一。兹将五言七言之种种句法略举于下:
  五言上一下四字句
  犬迎曾宿客/鸭护落巢儿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绿奔川内水/红落过墙花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五言上二下三字句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五言上三下二字句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五言上四下一字句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薜罗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五言一句三顿折句(二一二)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七言上一下六字句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山动将崩未崩石/松浮欲尽不尽云
  七言上二下五字句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七言上三下四字句
  梦儿亭古传名谢/交妓楼新道姓苏 渔人网集寒潭下/估客舟随夜照来
  七言上四下三字句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七言上五下二字句
  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七言一句三顿折句(二二三)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含风翠壁孤云纳/昔日丹枫万木稠
  
  学诗百法之十八 研究点眼法
  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故学诗者既知炼字造句矣,又不可不知点睛之法。眼要挺要响,用实字则挺,用动字则响。全在下笔之时,细细揣摩。五言诗之点眼在第三字,七言诗之点眼在第五字。举例如下:
  五言点实字眼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言点动字眼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杨柳梳烟碧/茶□架雪香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七言点实字眼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风传鼓角霜侵战/云卷笙歌月上楼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七言点动字眼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 莺传旧语娇春日/花整晨妆对晓风

TOP

对仗用词的门类(转自清莲学堂)
  第一类
  (甲)天文门
  例字:天、空、日、月、风、雨、雷、电、云、霞、烟、星、阴、阳、雾、露、火
  
  (乙)时令门
  例字:年、岁、月、日、时、更、刻、分、世、节、春、夏、秋、冬、晨、夕、朝、晚、
  午、昼、夜、寒、暑、晴、晦、昏、晓
  
  第二类
  (甲)地理门
  例字:地、土、山、水、江、河、川、湖、海、波、浪、涛、潮、冰、池、洲、林、潭、
  泽、渠、桥、乡、村、关、塞、城、市、道、路、国、郭、郊、州、县、郡、镇
  
  (乙)宫室门
  例字:房、宅、庐、舍、楼、台、堂、馆、斋、宫、室、阁、门、户、街、巷、寺、观、
  庙、店、垒、仓、库、栏、梁、柱、阶
  
  第三类
  (甲)器物门
  例字:舟、船、车、辇、钟、鼓、床、榻、枕、席、旗、角、干、戈、刀、剑、箭、灯、
  镜、案、香、烛、炉、壶、杯、樽、盘、碗、缸、钱、瓶、瓮
  
  (乙)衣饰门
  例字:衣、裳、襟、裙、裾、巾、冠、帽、环、钗、带、杖、履、靴、袍、衫、裟、扇、
  冕、盔、甲
  
  (丙)饮食门
  例字:酒、茶、茗、糕、饼、药、丹、餐、酿、醅、盐、酱、浆、饭、肴、羹、粥、蔬、
  菜、汤、蜜
  
  第四类
  (甲)文具门
  例字:笔、墨、纸、砚、印、筒、筹、签、书、剑、琴、瑟、弦、萧、笛、棋、卷、轴、
  简、策、册、毫、幅
  
  (乙)文学门
  例字:诗、书、赋、章、句、经、论、集、策、约、文、字、信、函、诏、令、符、旨、
  篇、碑、词、辞、咏、歌、谣、制、典、籍、图、画
  
  第五类
  (甲)草木花果门
  例字:树、木花、草、藤、萝、杨、柳、菊、桂、枝、叶、桃、李、苔、萼、蕊、芦、莲、
  蒲麦、禾、松、荷
  
  (乙)鸟兽虫鱼门
  例字: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鸟、雀、鹊、鱼、虾、蟹、
  蝉、龟、鹅、鸭、燕、雁、鹤、鹏、鸿
  
  第六类
  (甲)形体门
  例字:身、心、肌、肤、骨、肉、发、头、手、首、眼、目、面脸、眉、腰、胸、声、色、
  音、容、影、须、鬓、羽、毛、牙、齿、爪、角
  
  (乙)人事门
  例字:功、名、恩、怨、愁、闲、才、情、歌、舞、吟、笑、言、谈、思、想、爱、憎、
  荣、辱、品、行、德、性、灵
  
  第七类
  (甲)人伦门
  例字:兄、弟、父、母、君、臣、夫、妻、师、友、姑、嫂、儿、女、叔、伯、圣、贤、
  仙、佛、王、候、将、相、军、士、兵、农、渔、樵、僧、道、尼
  
  (乙)代名对
  例字:吾、我、余、予、汝、尔、君、子、他、谁、何、孰、或、自、己、相、者、人、
  某
  
  第八类
  (甲)方位对
  例字:东、南、西、北、中、外、里、边、前、后、左、右、上、下
  
  (乙)数目对
  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两、双、对、独、
  孤、单、数、几、再、群、诸、众、满
  
  (丙)颜色对
  例字:红、黄、白、黑、青、绿、赤、紫、翠、苍、蓝、碧、朱、丹、绯、殷、金(黄)、
  银(白)、玉(白)、粉(白)、皓、素、彩、玄
  
  (丁)干支对
  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戍、亥
  
  第九类
  (甲)人名对
  
  (乙)地名对
  
  第十类
  (甲)同义词连用
  例联: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
  
  (乙)反义词连用
  例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丙)连绵词
  例联:桃花红压玻璃水==萍藻深藏翡翠鱼
  
  (丁)重叠字
  例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第十一类
  (甲)副词
  例字:忽、渐、才、已、将、欲、即、皆、俱、怎、岂、空、徒、枉、每、亦、又、却、
  莫、休、不、未、只、但、尚、复、可、能、尝
  
  (乙)连介词
  例字:与、共、同、并、且、还、于、而、则、因、为、之
  
  (丙)助词
  例字:也、矣、焉、哉、乎、耶、尔、耳、兮、然、止、之.欤
  
  由于词的多义性,以上的分类并没有绝对性,有时候一个字分属于两三个门类,如
  “月”,既属天文,又属时令。某些不同门类的词也经常并称,如“天”与“地”,
  “诗”与“酒”,可以并对,而成为工对的。
  凡不同门而同类的字,性质最近。既不同门,又不同类,但是邻近的,也往往用作对

TOP

返回列表